關光宗

關光宗

关光宗,1935年12月出生于广东开平赤坎。1950年4月随父母迁居香港,少年的关光宗在香港接触了摄影,从此爱上了摄影艺术。 1953年,关光宗到了加拿大半工半读,期间,他用工作赚来钱买了自己的第一部相机,从此,只要有空他就到处拍摄,对摄影产生了很大的兴趣。1959年,关光宗又随父母移居美国,这时,他已有了一定的艺术摄影基础,先后考了波士顿艺术学院,纽约摄影学院就读,从此走上摄影艺术探索之路。他勤奋好学,多参加艺术交流活动,得到不少国际大师的指点。他的摄影艺术潜质与才华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发挥,1963年,他第一次参加波士顿国际沙龙,获得金牌奖。在1973年已取得英國皇家攝影學會高級學士名銜 (FRPS), 並得過國際十傑及多個獎項,在六,七,八十年代他获得了许多摄影大赛的殊荣及被美,英,法等多国摄影协会吸收为高级会员。其中命名为《找寻》的摄影作品被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永久收藏。关光宗并在美国纽约创办了美国艺术摄影家协会,致力于推动摄影艺术发展。 在国外被广泛认同的华人摄影师为数不多。关光宗就是其中的一位。他从艺六十多载,积累丰富的摄影经验。人称他为“黑白大师”,他几十年磨一剑,现仍坚持黑白摄影艺术创作,题材广泛,技巧娴熟,他的黑白作品吸取了中国写意泼墨画的画理,构图简洁,意境深邃。近三十多年经常回家乡摄影,起早摸黑,多走在田间小路,村头巷尾,流水人家,在普通的一草一木,一屋一门中寻找捉摸艺术中的不平凡。创作了许多惊人之作。其中,在如诗如画的作品中还流露出一缕缕剪不断的乡愁,特别耐人寻味


 美國藝術攝影家協會的由來(勞啟勳撰稿)

美國藝術攝影家協會的由來(勞啟勳撰稿)

美國藝術攝影家協會的由來(勞啟勳撰稿) 一個偶然的機會,應关光宗先生的邀請,參加了布碌侖的一個老人中心的新春賀年會. 會中有民族舞蹈,歌唱表演. 那年大概是𤠣年吧,曾汝豪先生也粉墨登場,表演着花果山的齊天大聖,舞起那條金剛棒,倒也活靈活現,(曾先生當年是老人中心的負責人,但那時我還不曾認識他)中外人仕共舞一堂,賀年的氣氛洋洋溢溢,樂也融融!小休后到場人仕共進午餐,席間關先生邀我加入老人中心,目的是想我也得享一份老人的福利. 謝謝他的好意,我沒接受. 反之我問了一個問題,為什麼不在有生之年,比如說把自己對攝影的專長愛好,技術與知識傳授给年輕的一代呢?留下這個問題,沒待到完場,我先握別了. 一团面酵發酵也需要一點點時間,我所留下的問題也起了發酵的作用,關先生和我再相約談論影事,不期然就談到組織一個攝影會,由此我們相約了曾汝豪、陳虹、梁國太、林永超、溫貴謀加上關光宗和我,一共是七個人,(趙國偉先生是後來才參加入的)初步商討成一個攝影會的可行性. 出乎意料之外的暢順,一致同意. 真可謂众志成城,事就這樣成了,一個會需要一個名称,才能辦(請注意,名字上是沒有「藝術家」三個字的)由是誔生. 出生日期是二零零三年六月三十號.(美國藝術攝影家協會,是呂厚民先生來美主持影展時給我們改的). 我們租用位于Ave.T一所禮拜堂的地下室,每月聚會一次商討會務,那時來也是七個人,去也是七個人!士氣並不高昂,但我留下一句話:“一個會的人數若是以倍數增長,這個會是有前途和希望的”. 第一任會長是關光宗先生,第二任由本人擔任,到二零零七年御任交給曾汝豪先生時,會員人數增加到六十三人. 這數字並不包括海外會員. 二零零三年六月往深圳探望梁国太先生,適逢中國影樓報成立開幕. 到賀中外嘉賓人數不少. 得國太兄引介參與盛會,會中有機會認識了名攝影家,呂厚民先生(見附圖),並得到影樓報聘請為海外特派記者. 由這次對呂厚民先生的認識,從而引伸到本會於二零零三年八月在紐約首创的中國近代歷史名人,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的照片展覽. 那是一次史無前例的展覽,雖不能誇誇其詞,用萬人空巷去形容,但己震撼全城,鄰近紐約州的人仕,亦不遠長途駕車前來觀展. 文化交流之門自此打開,得到名攝影家宮正先生加入為中國代表,十多年來的提攜引介,結識了不少中國的名攝影家,時相山,安徽黃山. 特別在黃柏山景區劉向軍摄影大師為我們安排行脚,指點拍攝景區。另一位石城先生是一位名攝影家,也是成功商人,經常各地跑. 那次專城回到黃柏山. 且在他自己別墅接待我們,盛意拳拳. 雖一面之緣,亦畢生難忘矣. 肖戈先生更安排同隊回國釆風團分成兩組,兩個地區不同地卻是同時航拍. 航拍一詞聽聽簡單,真正讓你能飛上天空上去拍攝,就不是三言兩語那麼簡單。肖戈老師的籌措擔待,居功至偉. 這也是为什麼會「情系江西」,這份情誼是經過多年澆灌,栽植所結出的成果. 𠄘先啓後,肖戈先生己接下中國代表的棒子,希望透過這次联展、文化、攝影藝術交流能開拓更廣濶的空間. 念茲在茲,特寫數行以記,並祝影展成功. 曾汝豪先生,多才多藝高學歷人士,獲Northwestern 大學MBA學位,美國陸軍上校, NY Con Edison 總經理,為人忠厚老實,忠心耿耿服務社會 ,可惜英年早逝。